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报告称,预计从2021-2030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7%,即230吉瓦。然而,与前十年相比,预计这一时期的净装机容量将减少23%。 收缩是由于中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项目开发放缓所致。然而,亚太地区、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下降。 最大单一市场:中国 到2030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单一水电市场,在预测中占全球容量增长的40%。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水电新增量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由于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日益加剧,以及大型项目的经济吸引力越来越少,中国的水电开发步伐放缓。 在世界第二大增长市场印度,新的长期目标和财政激励措施有望开启大量先前停滞的项目。 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出口机会正在推动东南亚和非洲更快的水电扩张。老挝和尼泊尔正在开发电力出口项目。由于巨大的未开发潜力和以低成本增加电力供应的需要,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未来十年内的水电装机容量增长将位居世界第三。 巴西的水电开发历来推动拉丁美洲的产能扩张,但由于经济上可行的场地有限、多样化的需要以及环境问题,巴西的水电开发已经放缓。展望未来,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将引领拉丁美洲的水电增长。土耳其的水电发展势头强劲,预计未来几年将推动欧洲最大的产能扩张。在北美,电力出口机会将刺激实现加拿大一些未开发的水电潜力的行动。 最强参与:中企 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所有新水电项目中,有一半以上将由中国公司建造、融资、部分融资或拥有。中国在水电开发中的作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参与近70%的新增装机容量。其中包括非洲大陆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 在亚洲(不包括印度),计划到2030年建成的所有水电站容量中有近45%涉及中国公司。预计巴基斯坦和老挝的水电项目将获得中资企业的融资或建设。在拉丁美洲,超过40%的水电扩张预计有中国企业参与,包括在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的显着投资。 水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如今在全世界提供了近一半的电力。水电的贡献比核能高55%,也大于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总和,包括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和地热能。 2020年,水电占全球发电量的17%,是继煤炭和天然气之后的第三大电力来源。过去20年,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了70%,但由于风能、太阳能光伏、煤炭和天然气的增长,其在总发电量中的份额保持稳定。 最具灵活性能源:水电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一直引领全球水电增长,主要是通过公共部门对大型电厂的投资。今天,水电满足了28个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大部分电力需求,这些经济体总人口为8亿。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水电提供了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扩大电力供应的方式。 然而,在发达经济体,水力发电在发电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电厂也在老化。在北美,水电站的平均服役时限接近50年;在欧洲,平均时限为45年。这些老化的设施,尽管几十年来一直按需提供负担得起且可靠的可再生电力,需要现代化升级,以确保它们能够在未来几十年以可持续的方式为电力安全做出贡献。 水电站还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核能、煤炭和天然气等其他发电厂相比,许多水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可以非常迅速地增加和减少,而且水力发电厂也可以相对平稳地停止和重新启动。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并补偿其他电力供应的波动。这使得水电成为支持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快速部署和安全集成到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水电能够按需供应大量低碳电力,是构建安全清洁电力系统的关键资产。今天,水力发电厂占世界灵活电力供应容量的近30%,但它们有提供更多的潜力。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一半的水电经济潜力尚未开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潜力尤其高,达到近60%。在发电厂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水力发电提供了每单位能源产生的最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多种环境效益。 最佳手段:政策扶持 政府在确保可持续发挥水电潜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强有力的可持续性标准和措施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并获得公众的认可。今天,水力发电厂的环境评估可能会很长、成本高且风险很大,这会阻碍投资。因此,水电项目需要满足明确且广泛接受的可持续性标准,以使其可行。确保水电项目遵守严格的指导方针和最佳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持续性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和环境优势。这种方法还缩短了项目的交货时间。 国际能源署强调,为未来收入提供更多确定性的政策措施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确保水电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自195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水电站都是在通过购电担保或长期合同提供收入确定性的条件下开发的。这在垂直一体化和自由化的电力市场中都发生过。如今,复杂的许可程序、环境和社会接受度以及较长的建设周期等挑战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投资风险。在发达经济体,由于电价下降和缺乏长期收入确定性,水电站的商业案例已经恶化。收入的长期可见性,特别是对于提前期较长的大型水电项目,可显着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项目可行性,从而促进投资。当涉及私营部门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