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钢铁行业不仅要压减过剩产能,从长期看,部分城市钢企退城搬迁、多而散的民营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企业在市场倒逼之下转型升级三个问题都不能回避。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包括石家庄钢铁公司等公司4个退城搬迁项目。目前,4个项目都已启动,到2017年底完成搬迁。 然而除了石家庄钢铁公司外,其余的民营钢铁企业称,搬迁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和时限压力,资金压力是主要因素,企业担心“一搬就死”。 冀南钢铁公司总裁助理魏考增说,搬迁等于重建,用新厂两座1260立方米高炉置换现有的5座小高炉,产能从630万吨压缩到500万吨,预计投资100亿元。旧厂拆除后,90%以上的设备都不能继续使用,60亿元设备资产将变成一堆废铁。 魏考增说,搬迁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和市场。虽然列入《方案》,但未必能从银行贷款,希望旧厂土地提前变性为商业用地,向银行抵押贷款。市场形势不好,新厂投产后也未必日子好过。 然而搬迁并不是没有好处。虽然搬迁风险很大,但也是难得机遇,企业“黑户”将变白,土地、装备、环保等都将有合法手续。这几家民营钢铁企业搬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结果可能吃到蟹黄,也可能中毒而死。 据了解,河北有民营钢铁企业90家,粗钢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利润占八成以上。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河北民营钢铁企业规模很大,盈利能力也比较强,可惜是一盘散沙,仅县级市武安就有16家民营钢企、3500万吨产能。而且产业集中度低,每个企业平均钢产量仅139万吨,产品结构偏中低端,企业整合重组困难较大。”源文件来自电缆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