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电线电缆工业网

搜索
海马汽车营收增长 净利率却远逊业内平均值
2017-4-13 15:14  国际线缆技术  查看: 146683   评论: 0

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5%,但净利率0.09%却远低于业内平均值9.35%,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马汽车”,股票代码:000572)的现状似乎有些尴尬,这家公司卖车真的不太赚钱。

去年,《澎湃新闻》综合各家上市车企三季度季报、9月产销快报和乘联会整理得出:除去净利润为负值的一汽轿车,盈利的车企中,单车利润最低的海马汽车每卖一辆车只挣1438元。相较于汽车价格而言,1438元着实不多。

海马汽车日前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8.90亿元,同比增长1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41.71%。如此来看,海马汽车在营业收入上有不小的进步,但其净利率并未同营收一样大幅增长。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显示,海马汽车的净利率为0.09%远低于业内平均值9.35%,扣除营业外收入后的营业利润亏损为3045万元。

海马汽车的营业成本在提升。从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海马汽车在2016年的营业收入同比2015年增长20亿元。与此同时,海马汽车的营业成本也提高了17亿元,达到120亿元,扣除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后,营业利润亏损3045万元。在综合6213万元的营业外利润之后,海马汽车在2016年的净利润仅为1297万元,占据139亿元营业收入的0.09%。

海马汽车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138.9亿元,而业内平均水平为158亿元,两者差距并不算太大。然而,海马汽车2016年的净利润为1297万元,远远落后于10.3亿元的行业平均值。综合海马汽车在2016年的季度财务数据看,海马汽车的净利润下降在第三、第四季度较为明显,分别为0.15%和0.04%,与其在2016年后期的销售战略导致的成本提升关系较为紧密。

海马汽车公告指出:“2016年,在愈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新常态’的国民经济形势下,自主品牌乘用车扳回了部分市场份额。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车企前行之路依然艰难。”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海马汽车在营销创新、核心竞争力建设、品质管理、机制改革等多方面做出了努力。为此,海马汽车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较2015年有所增加。

在销售费用方面,海马汽车在差旅费、办公费、服务活动费、培训费等其他费用上削减较大,共花费4962万元,与2015年的7160万元相比,下降较为明显。然而,由于营销策略等一系列的改变,海马汽车的广告和推销费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2016年,海马汽车的广告及推广费为2.06亿元,与2015年花费的1.67亿元相比上涨23.35%。此外,在职工薪酬、仓储运杂费以及管理费等方面,海马汽车的花费也均有明显上涨。

当然,在增长的期间费用下,海马汽车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营销创新层面,海马汽车通过持续开展营销“三大工程”、服务创新活动、系列终端体验活动、电商引流及精准营销等行之有效措施,提高了终端营销能力,大幅提升了产品销量,S5全年销量突破10万辆;科技创新方面,福美来七座版按计划投放市场;S5小改、二代S5、S5/P2、S5young及1.2TGDI系列发动机项目、7DCT等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整车试验中心、DCT试验中心工程进展顺利,部分重要试验手段相继到位。

海马汽车目前面临着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海马S5在销量增长上成绩喜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就可以高枕无忧。2002年,海马推出新一代福美来轿车,成为当时自主品牌的明星车型。然而,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从其在2016年取得的4.15万辆销量来看,在经历过四次换代后,福美来虽然仍保持着原有的品牌形象,却也难掩其低迷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自主品牌纷纷发力SUV市场,海马汽车也不例外。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海马过分依赖于新车型的投入来带动其销量增长,而没有将产品做“精”。海马汽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面对未来风险的公告内容中海马汽车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竞争转移,随之而来的是品牌时代,价格竞争转为价值竞争。产品结构与产品规划逐渐转型向上,品牌逐渐被赋予更强的文化内容,网络与产品体系面临竞争力相对削弱的风险。”

就在几天前,“活力全开”海马S5强动力版&海马S5 Young山东区域上市发布会上,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权接受了媒体采访。针对海马汽车如何实现“青春永驻”的问题,刘海权提到“不图走得快,但求走得稳”。但是,面对汽车市场大浪淘沙的现状,海马汽车如果一直这么低利率地运营下去,要想走得稳或许有一定难度。在经历过多次高层大“换血”后,海马汽车是否能够如何重回汽车主流市场,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了。

了解更多线缆行业资讯,企业动态,敬请关注电线电缆工业网微信(ID:cablenews),网站专属公众号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最新评论

电线电缆行业互动资讯平台,专注电线电缆产业链技术与市场
报道先进技术与行业趋势,铸就信息价值,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欢迎相关企业投稿:edit@cablesnews.com

电线电缆工业网 粤ICP备13064404号

.

返回顶部